???????????????
2012-08-06 17:01 來源:??? 責編:??
- 摘要:
- 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
不同粒度范圍的物料及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目數(shù)+ 30 - 30~+ 40 - 40~+ 45 - 45~+ 50物料w /% 10. 6% 1. 9% 10. 1% 11. 8%金屬占物料w /% 81. 8% 77. 0 % 77. 0% 79. 2%金屬占總物料w /% 8. 7% 1. 5% 7. 8% 9. 3%目數(shù)- 50~+ 60 - 60~+ 70 - 70~+ 80 - 80物料w /% 0. 5% 21. 3% 12. 3% 31. 5%金屬占物料w /% 60. 0% 72. 6% 53. 7% 24. 6%金屬占總物料w /% 0. 3% 15. 3% 6. 7% 7. 9%不同粒度范圍物料及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圖粒度范圍在- 60目~+ 70目、- 70目~+ 80目和- 80目的細顆粒物料,其物料總質(zhì)量占到總物料質(zhì)量的65. 1%,金屬總質(zhì)量占物料總質(zhì)量的29. 9%;對于粒度范圍在+ 30目、- 30目~+ 40目的粗顆粒物料來說,這些物料總質(zhì)量只占到總物料質(zhì)量的12. 5%,其中金屬總質(zhì)量占物料總質(zhì)量的10. 2%,金屬顆粒粒度較大,部分金屬沒能與非金屬層完全剝離,分選效果一般。
2. 2不同粒度范圍金屬與非金屬的分選結(jié)果氣流分選出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與非金屬宏觀形貌如圖3所示。從圖3中可發(fā)現(xiàn),粗顆粒(+ 30目)金屬銅箔大部分都與基板表面層相連,呈大片狀結(jié)構(gòu),這是因為手機主板是由六層銅層與五層非金屬層交疊組成,如圖4所示。屬于多層狀結(jié)構(gòu),在粉碎過程中大顆粒的銅箔與非金屬沒有徹底剝離。
+30目的非金屬成分主要是玻璃纖維和樹脂,呈顆粒狀與纖維狀共混,如圖5所示。呈現(xiàn)出墨綠色;- 30目~+40目、- 40目~+ 45目、- 45目~+50目金屬有少部分銅箔與基板表面層相連,- 30目~+40目、- 40目~+ 45目、- 45目~+ 50目、- 50目~+60目的非金屬呈現(xiàn)出淺綠色,其中- 30目~+40目非金屬與+ 30目相同形貌呈顆粒狀與纖維狀共混,而- 40目~+45目、- 45目~+ 50目和- 50目~+60目非金屬則以纖維狀居多。
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與非金屬圖4手機主板橫截面對于細顆粒金屬與非金屬來說,- 60目~+ 70目、- 70目~+80目、- 80目的銅箔基本上都與基板表面層剝離開,- 60目~+ 70目、- 70目~+ 80目的非金屬形貌呈纖維狀,顏色也呈現(xiàn)出淺綠色;而- 80目的非金屬數(shù)量是各目非金屬中最多的,其形貌為纖維狀,顏色呈現(xiàn)出豆綠色。分選后金屬與非金屬的單顆粒形貌所示。
金屬與非金屬的單顆粒形貌2. 3分選后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含量表3列出了利用浮選法計算得到分選后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含量,并與分選前的金屬含量作了對比。從對比數(shù)據(jù)不難看出,分選后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顯著提高,均達到了94%~99%,這一點對于細顆粒物料尤為明顯,粒度范圍在- 60目~+70目、- 70目~+ 80目和- 80目的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分別提高了26. 2%、46%和74. 9%,顆粒越細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的提高就越明顯。
表3分選前后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目數(shù)+ 30 - 30~+ 40 - 40~+ 45 - 45~+ 50分選前金屬w /% 81. 8% 77. 0% 79. 2%分選后金屬w /% 94. 4% 96. 4% 97. 3% 98. 4%目數(shù)- 60~+ 70 - 70~+ 80 - 80分選前金屬w /% 72. 6% 53. 7% 24. 6%分選后金屬w /% 98. 8% 99. 7% 99. 5%細顆粒物料(- 60目~+ 70目、- 70目~+ 80目和- 80目)分選效果比較理想,氣流分選在此粒度范圍內(nèi)效果最好,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均在99%左右。
粒度越細,分選的金屬含量越高,可見粒度越細分選的效果越好;對于中等顆粒物料(- 40目~+ 45目、- 45目~+ 50目)來說,雖然物料中的非金屬大多是以纖維狀存在,但由于粒度較小,所以在風力的作用下,大部分纖維狀的非金屬能夠很好地與金屬實現(xiàn)分離;而對于粗顆粒物料(+ 30目、- 30目~+40目)來說,由于金屬顆粒粒度較大,部分片狀顆粒的銅箔沒能與基板表面層完全剝離,并且以纖維狀存在的部分非金屬與銅箔相連,所以分選后得到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相對不高,基本在95%左右。
由于非金屬的機械粉碎要比金屬容易,粉碎后同一粒度范圍物料中的非金屬顆粒粒度d r1與金屬顆粒粒度d r2相比較小,由公式(2)e 0 = d r1 d r2可知,同一粒度范圍物料中非金屬顆粒與金屬顆粒的等降比e 0 <1,隨著顆粒粒度范圍變小e 0逐漸減小,d r1與d r2差值就越大,因此細顆粒物料(- 60目~+ 70目、- 70目~+ 80目和- 80目)中的金屬顆粒粒度d r2與非金屬顆粒粒度d r1差值較大,且金屬密度ρs2大于非金屬密度ρs2,由公式(1)v 0 =πdρs 6ψρg可知,金屬顆粒的沉降末速要遠大于非金屬顆粒的沉降末速,所以在氣流作用下可以更有效地分離金屬與非金屬。而對于粗顆粒物料(+ 30目、- 30目~+ 40目)而言,由于其金屬與非金屬的沉降末速相對接近,分選相對較為困難,所以導致分選后的金屬含量相對不高。這就要求在破碎過程中要盡量選擇合適的工藝及設(shè)備,使物料的粒度盡量控制在細顆粒(- 60目~+70目、- 70目~+ 80目和- 80目)范圍內(nèi),利于提高氣流分選的效果。
3結(jié)論(1)采用機械方法利用材料的物理特性進行高效分選,且不會產(chǎn)生二次污染;(2)金屬以細顆粒居多,粒度范圍主要集中在- 60目~+ 70目、- 70目~+80目和- 80目,并且在此粒度范圍內(nèi)氣流分選的效果最好;(3)制定的分選工藝能夠保證分選后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達到94%~99%.
2. 2不同粒度范圍金屬與非金屬的分選結(jié)果氣流分選出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與非金屬宏觀形貌如圖3所示。從圖3中可發(fā)現(xiàn),粗顆粒(+ 30目)金屬銅箔大部分都與基板表面層相連,呈大片狀結(jié)構(gòu),這是因為手機主板是由六層銅層與五層非金屬層交疊組成,如圖4所示。屬于多層狀結(jié)構(gòu),在粉碎過程中大顆粒的銅箔與非金屬沒有徹底剝離。
+30目的非金屬成分主要是玻璃纖維和樹脂,呈顆粒狀與纖維狀共混,如圖5所示。呈現(xiàn)出墨綠色;- 30目~+40目、- 40目~+ 45目、- 45目~+50目金屬有少部分銅箔與基板表面層相連,- 30目~+40目、- 40目~+ 45目、- 45目~+ 50目、- 50目~+60目的非金屬呈現(xiàn)出淺綠色,其中- 30目~+40目非金屬與+ 30目相同形貌呈顆粒狀與纖維狀共混,而- 40目~+45目、- 45目~+ 50目和- 50目~+60目非金屬則以纖維狀居多。
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與非金屬圖4手機主板橫截面對于細顆粒金屬與非金屬來說,- 60目~+ 70目、- 70目~+80目、- 80目的銅箔基本上都與基板表面層剝離開,- 60目~+ 70目、- 70目~+ 80目的非金屬形貌呈纖維狀,顏色也呈現(xiàn)出淺綠色;而- 80目的非金屬數(shù)量是各目非金屬中最多的,其形貌為纖維狀,顏色呈現(xiàn)出豆綠色。分選后金屬與非金屬的單顆粒形貌所示。
金屬與非金屬的單顆粒形貌2. 3分選后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含量表3列出了利用浮選法計算得到分選后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含量,并與分選前的金屬含量作了對比。從對比數(shù)據(jù)不難看出,分選后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顯著提高,均達到了94%~99%,這一點對于細顆粒物料尤為明顯,粒度范圍在- 60目~+70目、- 70目~+ 80目和- 80目的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分別提高了26. 2%、46%和74. 9%,顆粒越細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的提高就越明顯。
表3分選前后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目數(shù)+ 30 - 30~+ 40 - 40~+ 45 - 45~+ 50分選前金屬w /% 81. 8% 77. 0% 79. 2%分選后金屬w /% 94. 4% 96. 4% 97. 3% 98. 4%目數(shù)- 60~+ 70 - 70~+ 80 - 80分選前金屬w /% 72. 6% 53. 7% 24. 6%分選后金屬w /% 98. 8% 99. 7% 99. 5%細顆粒物料(- 60目~+ 70目、- 70目~+ 80目和- 80目)分選效果比較理想,氣流分選在此粒度范圍內(nèi)效果最好,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均在99%左右。
粒度越細,分選的金屬含量越高,可見粒度越細分選的效果越好;對于中等顆粒物料(- 40目~+ 45目、- 45目~+ 50目)來說,雖然物料中的非金屬大多是以纖維狀存在,但由于粒度較小,所以在風力的作用下,大部分纖維狀的非金屬能夠很好地與金屬實現(xiàn)分離;而對于粗顆粒物料(+ 30目、- 30目~+40目)來說,由于金屬顆粒粒度較大,部分片狀顆粒的銅箔沒能與基板表面層完全剝離,并且以纖維狀存在的部分非金屬與銅箔相連,所以分選后得到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相對不高,基本在95%左右。
由于非金屬的機械粉碎要比金屬容易,粉碎后同一粒度范圍物料中的非金屬顆粒粒度d r1與金屬顆粒粒度d r2相比較小,由公式(2)e 0 = d r1 d r2可知,同一粒度范圍物料中非金屬顆粒與金屬顆粒的等降比e 0 <1,隨著顆粒粒度范圍變小e 0逐漸減小,d r1與d r2差值就越大,因此細顆粒物料(- 60目~+ 70目、- 70目~+ 80目和- 80目)中的金屬顆粒粒度d r2與非金屬顆粒粒度d r1差值較大,且金屬密度ρs2大于非金屬密度ρs2,由公式(1)v 0 =πdρs 6ψρg可知,金屬顆粒的沉降末速要遠大于非金屬顆粒的沉降末速,所以在氣流作用下可以更有效地分離金屬與非金屬。而對于粗顆粒物料(+ 30目、- 30目~+ 40目)而言,由于其金屬與非金屬的沉降末速相對接近,分選相對較為困難,所以導致分選后的金屬含量相對不高。這就要求在破碎過程中要盡量選擇合適的工藝及設(shè)備,使物料的粒度盡量控制在細顆粒(- 60目~+70目、- 70目~+ 80目和- 80目)范圍內(nèi),利于提高氣流分選的效果。
3結(jié)論(1)采用機械方法利用材料的物理特性進行高效分選,且不會產(chǎn)生二次污染;(2)金屬以細顆粒居多,粒度范圍主要集中在- 60目~+ 70目、- 70目~+80目和- 80目,并且在此粒度范圍內(nèi)氣流分選的效果最好;(3)制定的分選工藝能夠保證分選后不同粒度范圍的金屬質(zhì)量分數(shù)達到94%~99%.
-
相關(guān)新聞:
- ·《復牌表現(xiàn)》印刷線路板業(yè)務(wù)引入韓資 達進升13% 2012.05.22
- ·達進東方2.4億售印刷線路板業(yè)務(wù)股權(quán)及中山物業(yè) 2012.05.22
- ·環(huán)保:廢印刷線路板循環(huán)利用 2011.08.26
- ·江西永新:柔性線路板改進技術(shù)填補國內(nèi)空白 2011.08.24
- 關(guān)于我們|聯(lián)系方式|誠聘英才|幫助中心|意見反饋|版權(quán)聲明|媒體秀|渠道代理
- 滬ICP備18018458號-3法律支持: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(wù)所
- Copyright ©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:18816622098